书中第五回说到,黛玉自进荣府以来,贾母万般怜爱,寝食起居,一如宝玉,迎春,探春,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,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,亦自较别个不同,日则同行同坐,夜则同息同止,真是言和意顺,略无参商。
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,年岁虽大不多,然品格端方,容貌丰美,人多谓黛玉所不及。而且宝钗行为豁达,随分从时,不比黛玉孤高自许,目无下尘,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。宝钗行为豁达?黛玉目无下尘?仔细看看,会觉得这两个词在她们身上对调一下更合适呢。
书中宝钗的戏份很多,并不亚于黛玉,判词更是二人共用一首。但归根到底,黛玉才是女主角,宝钗只是用来作衬托,目的更能突显黛玉的与众不同。其实黛玉不管从才情,还是品行,都是完胜宝钗的。
说黛玉目无下尘是片面的。目无下尘者,态度傲慢,看不起地位低的人,黛玉从来不是这样的人。倒是宝钗的行为更符合这个评价。
展开剩余82%香菱学诗一事就完全可以看出宝钗黛玉两人的态度,阶级挂念深厚,看不起下人的刚好是宝钗。香菱对宝钗,尊重有余,亲密不足;香菱对黛玉,可以从背后猛击她一掌,还笑嘻嘻地拉着她回家,还敢逼着她给自己换诗集。试问,行为豁达形容谁更合适?
还有凤姐生日那回,平儿无辜受累挨了凤琏夫妇的一顿打,宝钗是怎么安慰平儿的,“他可不拿你出气,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?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。你只管这会子委曲,素日你的好处,岂不都是假的了?”丫头就是该打的命?打了也不能委屈?若被打的不是平儿,看宝钗是不是还说得出这样的话?
金钏儿之死,宝钗更是轻描淡写的说金钏是自己玩耍失足掉进井里的,否则她就是糊涂人:“纵然有这样大气,也不过是个糊涂人,也不为可惜”。在她眼中,丫头的命根本就不是命,不过是小猫小狗一般的存在。
而黛玉呢,看到落花都不忍心它随流水流到肮脏的地方,她要用锦囊将落花装了起来,埋到土中,让它随泥土化了,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再看看宝钗、黛玉是如何和下人相处的。宝钗和莺儿的日常相处,典型的主仆模式;而黛玉和紫鹃,更像是妹妹和姐姐,紫鹃对黛玉,多数时候是顺毛撸。紫鹃真心为黛玉的终身着想,为了黛玉她不惜去试探宝玉的真心,这是姐妹般的情感使然。
宝钗的及笄宴上,大家在看戏,凤姐指着一个戏子开玩笑说,“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,你们再看不出来。”其他看出来的人,只是一笑,都不肯说出来。
唯有湘云,嘴总是比脑子快,马上笑着说,倒好像林妹妹的模样。黛玉听了也并没有生气。倒是宝玉这个憨憨,总是瞎操心,他担心林妹妹生气忙慌不迭地朝湘云使了个眼色,试图拦住她的话。
宴散之后,史湘云非常生气,吵嚷着连夜就要回家去,声称不愿再留在这里看别人的鼻子眼睛。湘云这行为,也可看出,她一向是由着性子来的,说啥干啥根本没有过脑子考虑。宝玉朝她使的眼色,本是一片好意,却被她看成是侮辱。
如果黛玉在贾家也是像史大小姐这般表现,只怕早已经被刁仆们编排得没人样了。史家叔婶若知道侄女如此行事,想必很是忧虑。侄女儿这种性子,假如传了出去,人家必定会觉得史家家风不良,史大小姐缺乏教养,将来很难嫁得好人家。为了湘云的前途考虑,只怕要管得更严厉一些,不能纵容坏了她。
当然宝玉也不会考虑这么多,他见湘云生气了,赶紧跟过来解释说:
“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。别人分明知道,不肯说出来,也皆因怕他恼。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,他岂不恼你。我是怕你得罪了他,所以才使眼色。你这会子恼我,不但辜负了我,而且反倒委曲了我。”史湘云听了更是愤怒:
“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,别人说他,拿他取笑都使得,只我说了就有不是。我原不配说他。他是小姐主子,我是奴才丫头,得罪了他,使不得!这些没要紧的恶誓,散话,歪话,说给那些小性儿,行动爱恼的人,会辖治你的人听去!”宝玉无奈又去找林妹妹,没想到林妹妹已听到了他刚才和湘云的对话,也很生气,索性把他拒之门外了。
当然,林妹妹此处的生气和湘云不一样,她不是生湘云的气,她只是气宝玉不理解她,认为她会因湘云的话生气。但是黛玉什么时候为这些事情生过她们的气?黛玉气的是宝玉不明白自己的心。
湘云说别人可以拿黛玉开玩笑,偏她说不得,所以她气得的人是黛玉,说黛玉“小性儿,行动爱恼的人,会辖治宝玉”。一番对比,林妹妹的心胸豁达多了。
宝玉两处吃了瘪后,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间,心灰意冷,自觉一片好心反遭恶意,加上有感于今天听到的曲子《寄生草》,和读过庄子的《南华经》,顿有所悟,提笔写下一偈子,也填了一支《寄生草》。
黛玉悄悄走来探视,把偈子和《寄生草》拿回自己的房间,与湘云同看,次日又与宝钗同看。看吧,黛玉根本自始至终就没有生她们的气。
在这场闹剧里,最冤的是黛玉,心地最宽大的也是黛玉,无事生非的是宝玉,无理取闹的是史湘云。黛玉啥都没干啥都没说,平白无故就被史湘云一顿诋毁,却只和宝玉耍了一点儿性子,对史湘云反而毫无芥蒂。
宝玉因为和黛玉起了争执,心情郁闷,连薛蟠的生日宴都懒得去赴。和好了的宝玉和黛玉一起来到贾母的屋子里,此时宝钗也在,她看到二玉和好如初,一腔醋意无处发泄,借着寒暄语含嘲讽,说宝玉借口生病。
宝玉为难之下,也忍不住脱口了一句:“怪不得他们把姐姐比杨妃,原来也体丰怯热”。
宝钗一听勃然大怒,先是暗讽宝玉连杨国忠都比不上 ,接着又指桑骂槐,怒骂小丫鬟靛儿。而后,黛玉的得意更是让宝钗的醋意和怒火熊熊燃烧,冷笑着拿“负荆请罪”来赤裸裸地嘲讽宝黛二人,让二人羞愧难当,最后还是凤姐出面缓解了气氛。
但是,此事还没完,宝钗对此还是耿耿于怀,伺机报复。几天后的某个中午,宝钗路上遇到袭人,两人一番寒暄,宝姑娘又借机说宝玉,“宝兄弟如今说话越发没了经纬”。
宝姐姐这是睚眦必报啊,对宝玉尚且如此,对其他人更是不敢想象。可见,宝姑娘平日里的“浑然不觉”和“行为豁达”都是装出来的。
看看黛玉对湘云的宽容,再看看宝钗对宝玉的记恨,谁豁达谁小气,是不是一目了然了?
发布于:广东省道正网配资-配资中国-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