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么他娘的精锐,老子打的就是精锐!”
这句充满豪气的台词出自抗战剧《亮剑》,由主角李云龙所说。作为一名从泥腿子一路走来的八路军团长,李云龙在剧中有许多经典的台词,而这句堪称最具代表性的,深刻反映了他那种不畏强敌、勇往直前的性格,象征着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气吞万里的英雄气概。
这段话出现在敌人实施大扫荡的紧要关头。当时,李云龙所在的部队奉命突围,与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遭遇。按理说,形势对我军非常不利。李云龙下令朝坂田联队方向突围时,连向来勇猛的营长张大彪都提出了劝告,认为敌人是鬼子的精锐部队,不宜轻敌。然而,李云龙却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老子打的就是精锐!”这一番话,既彰显了他不畏困难的决心,又表现出他对于战局的清晰判断和对自己部队战斗力的信心。
展开剩余87%最终,李云龙的果断行动证明了他的话并非夸张。在与坂田联队的激烈对抗中,他所在的部队成功击毙敌联队长坂田,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,李云龙也因此为自己的战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尽管李云龙是虚构人物,但他背后却有着许多真实的历史原型。事实上,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,涌现了无数像李云龙一样的指挥官,他们贯彻毛泽东“战略上藐视敌人,战术上重视敌人”的战术思想,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,百折不挠,顽强向前。
即便在处境困难的情况下,这些指挥员从未被敌人的外强中干所迷惑,始终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篇篇令人振奋的战斗篇章。开国少将成少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。
在2020年,齐鲁晚报和“齐鲁壹点”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“梦回红光”的历史资料征集活动。成少甫将军的儿子成健,向报社捐赠了几张父亲当年珍贵的历史照片,并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“专打敌人精锐”的英勇事迹。
1943年秋,日军出动了四万多人,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。敌人企图借此机会迫使我军主力撤出根据地,分割并消灭我军。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,晋察冀军区决定命令42团留守神仙山,执行内线作战,为外线部队争取时间。
神仙山位于阜平、唐县和涞源三县交界处,地势险要,是我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,曾多次抵挡敌人进攻。42团作为一支老练的主力部队,曾多次成功击退敌人的“扫荡”,但这次情况与以往不同。以往42团依靠其灵活机动的特点,能够频繁出奇制胜,设伏、打击敌人,屡屡获得胜利。但这次,42团被迫坚守神仙山,不得不改变作战思路。
9月22日,42团在神仙山东北的上下马石村发现了敌军踪迹,随即侦察员报告称,马庄、平房、下店等村庄也有敌军活动。根据侦察报告,敌人的主力位于神仙山南部的下店一带,并得到飞机的支援。东、西、北三个方向的敌人相对较弱。
面对敌情,成少甫决定采取主动出击。参谋长马卫华认为,敌人的意图是将我后方机关逼迫至南面,然后集中力量将其一网打尽。成少甫同意此看法,为了打破敌人计划,他决定由政委熊光焰带领一个连掩护后方机关向西北方向转移,而他则亲自指挥主力部队与敌作战。
9月25日,敌军在飞机掩护下发起了对神仙山的进攻,意图占领制高点,进行内外夹击。成少甫判断敌人主力将从南面进攻,立即命令四连在奶奶尖设伏,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,利用地形优势给予致命打击。
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,敌军损失惨重,丢下了60多具尸体,仓惶撤退。成少甫随后命令四连撤离阵地,与其他连队一同转移到九里十八湾的西山,并埋设地雷等待敌人再次上钩。
9月29日,1200多名日伪军果然向西山进攻。敌人试图利用伪军引诱我军上钩,并派出飞机进行扫射。尽管敌人伪装狡猾,仍然遭遇了我军的猛烈反击。42团在成少甫的指挥下,凭借高地优势,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手榴弹攻击,使敌人措手不及,损失惨重。夜间,成少甫指挥小分队轮番袭击,令敌人混乱不堪,最后被迫撤退至大沙河南岸。
敌军不甘失败,第二次调集了4000余人,分九路围攻神仙山。面对敌人疯狂的攻势,成少甫与政委熊光焰做了分工,决定掩护军区机关突围,自己则留下来阻击敌人。
熊光焰对成少甫的决定表示担忧,认为敌人精锐的兵力让这次阻击行动充满风险。然而,成少甫毫不在意,他坚定地回应:“什么他娘的精锐,老子打的就是精锐!”他向政委展示了自己的计划,决定利用金龙洞的有利地形吸引敌军,并实施反击。
果然,敌军被成功引诱至金龙洞附近,成少甫早已埋伏在两侧山崖上,敌人被伏击得措手不及,丢下大量尸体后仓皇撤退。虽然敌人随后调来飞机和大炮进行轰炸,但成少甫早已带领部队撤离,转移至西山。
在西山,成少甫又设下伏击圈,打得敌人狼狈逃窜,最终成功带领42团突围。途中,42团又遭遇到一支日军的伪军运输队,成少甫毫不手软,对其进行了成功的伏击,将敌人全部歼灭,抢夺了大量日军物资。
此次行动使得日军的围剿行动彻底失败,他们只能狼狈撤退。期间,成少甫和参谋长还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空袭,敌机扫射了他们的指挥所,但幸运的是,电台幸免于难,大家也因此获得了片刻的轻松。
经过18次大小战斗,42团凭借顽强的战斗力成功粉碎了日军的第一次扫荡,创造了辉煌的战绩。在此过程中,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,他们的英勇事迹至今仍为人传颂。
发布于:天津市道正网配资-配资中国-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