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这个夏天,“苏超”赛事点燃全民热情,一票难求的现状却让不少人望“球”兴叹。江苏移动服务厅化身观赛“第二现场”,成为千余名球迷共享热血的新主场。在这里,超高清大屏、震撼音效、应援横幅直接拉满观赛氛围,让每一个进球、每一次扑救的瞬间,都转化为球迷掌心发烫、心跳同频的沉浸式体验。一场场观赛活动的背后,是服务空间的焕新升级,勾勒出江苏移动服务厅定位与功能的蜕变。它不再只是办理业务的场所,更是用户可感知、可参与、能共鸣的归属之地。
城市脉搏跳动处,“引力场”正新生。循着城市生长的轨迹,无数空间应运而生——街角书店点亮思想、风味餐厅唤醒记忆、科技展厅勾勒未来……作为都市版图中的亮眼拼图,这些“引力场”相互牵拉作用,持续吸引着人们驻足、探索。
近期,记者观察到,在这幅都市引力图景中,江苏移动服务厅以全新形象悄然入画。它突破传统藩篱,用崭新的空间叙事与体验价值,加入到城市魅力的深层对话中去。
构建城市生活新空间
俯瞰江苏,将放大镜投向移动服务厅,可见一场“模式变奏”:智能网联汽车展示前沿科技,咖啡区氤氲生活气息,3D打印与VR体验激发好奇心……这些精心布局的多元功能角,共同编织出一个融合高效办事、自在休憩与活力社交的城市“第三空间”。
展开剩余79%泰州海陵凤凰旗舰服务厅就是这样一个空间。焕新升级半年多来,这里已然成为当地的一座新地标。60岁的市民杨秀红是这里的常客,她说:“这里跟商场特别像,而且离家更近,来去都方便。有空的时候,我常带孩子在这里玩。”杨秀红和她的邻居们,已经把服务厅当成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。
当前,消费者对实体门店的服务体验有着更高要求,而服务厅的改造不仅放大门店的体验优势,还在尝试为消费者创造数字生活范本。据记者了解,除基础通信服务外,江苏移动在前沿科技、智慧生活等方面都有探索,并通过服务厅把充满未来感的全新体验带到大众生活中去。显然,跳脱出传统营业厅的思维定势,服务厅精准把握住当下“空间即服务”的发展趋势,主动打破以往单一刻板的服务边界,将数字生活悄然融入市民的日常场景。
究其本质,服务厅深刻契合了城市空间演进的深层逻辑:现代城市空间早已超越静态容器的概念,成为一个被流动性深刻塑造、不断演化的生命体,其核心价值在于高效承载并有机融合多重功能。江苏移动服务厅正是通过“空间功能叠加”策略和人性化设计,将信息服务、生活美学、科技互动、社区交往等维度巧妙交织于一体,持续提升空间品质与吸引力,服务流动中的城市人群。
塑造情感连接新场域
消费者的声音,往往是行业参考的风向标。纵观“胖东来”等成功案例,不难看出,尽管线上购物已是常态,但实体商业空间提供的“情绪价值”仍然不可替代。如何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更能抚慰情绪?江苏移动服务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通过情感化服务场域的深度重构,将曾经程式化、略显冰冷的业务办理空间,转化为充满理解与尊重的温情连接。
走进盐城新都路服务厅,曾经规整的长桌悄然隐去,取而代之的是开放、互动的融合台席。过去,客户与营业员隔桌面对面而坐,交流难免带有疏离感。如今,营业员与用户共享一个桌面、同看一个电脑屏幕,方案探讨的互动如同伙伴间的协作商议。并肩而坐的姿态,将“办理与被办理”的购销关系转化为“共同解决需求”的伙伴关系。 一种基于平等与信任的轻松氛围,自然流淌在共享台面之上。
这份情感洞察不仅体现在空间设计,更延伸至对用户无不处在的细腻关怀。专人专办、贴心饮品、生日惊喜、专属福利,全球通用户在此感受到业务办理转化为品质社交的全新体验;明亮安全的空间、适龄的玩具,儿童乐园让孩子有了短暂停留的快乐天地,解除了家长办理业务时的后顾之忧。一个个专属“角落”,折射出服务厅站在用户视角思考问题的用心,让关怀渗透于空间的每一个细节。
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尊重,这正是“情绪生产力”在公共服务空间落地的典范。用有温度的空间叙事,将冰冷的触点转化为温暖的纽带,服务厅正成为大众生活中值得信赖与依靠的“情感驿站”。
传承城市文化新载体
城市生活空间还能如何“变身”?记者看到,一些商业场所正悄然蜕变为城市记忆的新载体,让城市基因无声融入服务空间。
对于服务厅而言,文化承载在苏州干将西路服务厅延伸为一场与书香的温柔邂逅。与市图书馆联合打造的“书香移动”图书馆,将吴地的风雅气韵揉进服务,给人留伫一方宁静。有用户者曾捧着《苏州园林志》看得入神,直到叫号声多次响起才恍然想起自己来此的目的。
文化也能悄然浸润于空间细节之中。抬眼望向泰州海陵凤凰旗舰服务厅,装饰线条中融入了泰州早茶“一茶三点”的精致轮廓;墙面纹理或饰板上,泰兴标志性的金黄银杏叶图案若隐若现;色彩搭配汲取了凤城河碧波或老街巷墙垣的灵感。本地居民步入其中时,能捕捉到那份熟悉的“乡愁密码”,唤起心底的共鸣。
在无锡宜兴丁蜀镇的洋渚指定专营店,紫砂文化的厚重底蕴则赋予了服务空间别样风骨。店内的展示架不再是单调的产品陈列,而是成了微型紫砂博物馆,店员们都能说上几句紫砂典故,细致讲解丁蜀的紫砂渊源。在这里,陶泥也能成为走进用户内心的介质。
从泰州早茶的烟火气,到苏州书斋的翰墨香,再到宜兴紫砂的金石韵,江苏移动服务厅用细腻的笔触,在商业空间的画布上描摹出江苏各地的文化基因。它们证明,当商业空间放下急功近利的符号堆砌,转而深耕地域文化的肌理,便能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栖息地。
当技术的温度、服务的暖意与文脉的厚度在此交融,江苏移动服务厅完成了角色蜕变,逐渐成为连接人与科技、人与人、人与城市记忆的纽带。在这里,便捷与温情共生,效率与归属并存。城市空间,就此翻开新的一页。
(童棹凡)
发布于:江苏省道正网配资-配资中国-配资平台-低息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